<menu id="quykm"><tt id="quykm"></tt></menu>
<dd id="quykm"></dd>
<nav id="quykm"></nav>
  • 關閉 家電網微信二維碼

    首頁| 新聞| 產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數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調| 電冰箱| 洗衣機| 廚房衛浴| 生活電器| 專題| 微發現| 標簽| 論壇| @家電網

    首頁| 新聞| 產品| Discover| 智能手表| 數字家庭| 智能盒子| 空調| 電冰箱| 洗衣機| 廚房衛浴| 生活電器| 專題| 微發現| 標簽| 論壇| @家電網

    首頁 手機通訊 通訊·新聞 正文

    榮耀上市估值達450億美元?小米尷尬一笑

    字號:TT 2022-04-27 08:35 作者:張俊 來源:新浪科技

    家電網-HEA.CN報道:對于何時上市的話題,趙明則并未正面回答:“你問我企業戰略以及未來產品戰略、市場戰略可以放開,CEO還是搞好經營?!?!-- end 摘要 -->

    自2020年底從華為獨立后,上市一直是伴隨著榮耀發展的重要關鍵詞。

    4月26日,榮耀上市的傳聞再度到來。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榮耀“答非所問式”的回應,為上市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起初,外媒報道“榮耀考慮上市,尋求以450億美元估值進行融資”。而后被國內媒體誤翻譯為“籌資450億美元”。榮耀官方直接以錯誤報道作出回應稱,"榮耀籌資450億美元計劃2022年上市,該消息不屬實"。但對于上述外媒報道,官方卻未予置評……

    如果傳言為真,那對于獨立未滿兩年的榮耀來說,上市意味著什么?又能否支撐起450億美元的估值?

    何時上市?

    2020年11月,華為正式宣布對外出售榮耀,收購方由國資和經銷商組成。

    當時就有接近華為的人士向媒體表示,盡管國資在收購榮耀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榮耀并非國有化,只是借助國資這一金融工具,榮耀未來還是謀求上市。

    在榮耀后來回歸市場的過程中,上市傳聞一直是榮耀繞不過去的話題。

    2021年8月,有媒體曝出了榮耀加速上市進程的消息。有經銷商表示,榮耀通知核心經銷商近期可能上市,可以購買原始股,認購金額為500萬-5000萬元不等。具體在哪里上市、什么時候上市、發行價格是多少,榮耀也還沒有決定,但上市是一件確定的事。

    4月26日,據外媒報道稱,榮耀正在考慮2022年上市,尋求以450億美元估值進行融資,上市地點可能是中國,但尚未達成最終決定,雙重上市仍是一種選擇。

    不過國內媒體在這則報道出出現了失誤,誤翻譯為“籌資450億美元”。榮耀官方回應稱,"榮耀籌資450億美元計劃2022年上市",該消息不屬實。但對估值450億美元以及是否會在2022年上市未進行具體的回應。

    從榮耀高層的表態來看,榮耀CEO趙明也多次在媒體采訪中對此進行過回應。

    在2021年8月的一次采訪中,趙明對“計劃近期上市”表示否認。他表示,榮耀未來肯定會更加開放和透明,融資渠道也會多元化,不排斥未來在合適的機會上市。但目前更重要的是構建面向未來的核心能力,榮耀的團隊不會追求一夜暴富。

    在近日的一場采訪中,趙明也是首次談到榮耀的收入和利潤問題。他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榮耀的收入和利潤都持續健康成長,而且利潤的兌現率、現金流的兌現率都超過百分之百。“現在各銀行主動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東西,經營性現金流非常好。股東和資本多元化是我們讓整個企業有更多的股東和資源幫助企業的發展,這也是企業的應有之意。”

    這段話的目的主要是對外表示榮耀目前并不缺錢,上市的目的是推動股東和資本的多元化,利用股東資源幫助企業發展。

    不過對于何時上市的話題,趙明則并未正面回答:“你問我企業戰略以及未來產品戰略、市場戰略可以放開,CEO還是搞好經營。”

    450億美元估值高嗎?

    此次傳聞中的450億美元估值,也是一大看點。

    這個估值高不高?參照之一就是當初榮耀賣身的估值。不過從2020年底“賣身”至今,華為以及收購方均未公開對外透露過交易的金額。

    當時,有業內人士猜測收購價格為1000億元,也有媒體報道的說法高達400億美元,華為和榮耀均未對金額一事作出表態。

    今年3月,華為公布的2021年年報,對外披露了出售榮耀收益的冰山一角。

    華為財報顯示,2021年,榮耀業務相關資產和負債完成交割,根據相關協議條款,深圳智信將分期支付收購對價。同期,華為處置子公司及業務的凈收益為574.31億元。從財報披露的信息來看,574.31億元的收益以出售榮耀為主,并且是分期支付,這意味著出售榮耀的金額狀況仍舊有待華為后續財報的披露。

    在此次外媒的報道中,外媒援引知情者透露的消息稱,針對榮耀IPO前的融資談判正在進行,海外投資者對榮耀超過450億美元的要價估值猶豫不決,并對美國未來的限制保持警惕。

    當前國內手機廠商已經上市的只有小米一家,同時外界也認為榮耀重歸市場,對小米的影響最大。

      從國內市場來看,根據CINNO Research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榮耀以1260萬臺的銷量位居第二名,同比增長176.0%;小米則以1080萬臺的銷量位居第五,同比下滑22.8%。

    從全球市場來看,根據Canalys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以1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榮耀則不在前五之列。

    從市值上來看,4月26日,小米收盤價為10.86港元,市值2712.9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66億元);外媒報道的榮耀450億美元估值,約合人民幣2950億元。

    當前,榮耀雖然在國內市場份額反超小米,但在全球市場份額還與小米差距巨大,450億美元的估值有些過高。

    海外市場的新挑戰?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榮耀要想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上市,首先無疑要補足在海外市場的份額。

    榮耀在國內市場的快速反彈,一是繼承了部分華為的人才、技術和產品力;二是接收了部分華為線下渠道商,快速補足了線下渠道能力;三是繼承了部分華為粉絲的支持。雖然華為與榮耀在股權關系上已經完全剝離,但部分消費者的認知依舊認為支持榮耀手機就是支持華為。

    但如果從海外市場的角度來看,榮耀在國內的這些優勢可能就會減弱,尤其是用戶的認知方面,可能就沒有了國內用戶的情懷支持。

    在海外市場,榮耀的第一大挑戰就是從零開始。

    在獨立之前,榮耀的海外市場份額幾乎跌到0。在各國的產品、渠道、營銷等多個方面需要重新啟動。趙明在近日的采訪中透露,2021年榮耀核心的優先級是在國內市場,2022年在中國市場繼續高速發展的同時海外市場是全面啟動期,今年3月后會在全球市場陸續發布各個系列的產品,到今年6月完成第一輪的全面刷新和發布。

    在趙明看來,海外市場從0起步,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個市場對榮耀足夠大,全球13億智能手機,中國今年大概率不到3億,海外市場有10個億,我們幾乎是從零起步,所以未來五年對榮耀而言都不存在什么瓶頸期,未來幾年市場空間都是持續放大。”

    榮耀在海外市場的第二大挑戰便是可能面臨的美國制裁。

    榮耀從華為剝離,是變相逃過了美國的制裁。2021年時,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眾議院14名共和黨議員要求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前子公司榮耀列入美政府的制裁名單。

    針對此事,趙明當時回應稱,榮耀已經成為新公司,華為不再持股,將會獨立發展;會與全球的合作伙伴,秉持開放的態度,與全球產業鏈進行合作;同時榮耀也將遵守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做好自己的事。

    但隨著今年榮耀在海外市場的逐步拓展,是否會引起美國政府的關注以及制裁,仍未可知。這也是榮耀在補足海外市場份額過程中,持續面臨的潛在風險。

    (家電網? HEA.CN)

    責任編輯:編輯F組

    家電網微博

    ?
    熱點推薦
    高H np 强j 乱l 双性
    <menu id="quykm"><tt id="quykm"></tt></menu>
    <dd id="quykm"></dd>
    <nav id="quykm"></nav>